气温骤降,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高发季节,包括:高血压、心肌梗死、脑卒中、房颤等等。
高血压患者第一任务是稳住血压,这些生活细节必须要注意:
一、冬季锻炼注意防护
虽然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,调节血管舒张能力,但若掌握不好锻炼强度、时间等,反而适得其反。
低温刺激时升高血压。尤其患病老年人,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变差,血管弹性降低,寒冷还会引起血管痉挛,易诱发大面积心梗。
因此,老年人在冬季外出锻炼前,要穿上保暖衣鞋外,还要戴上口罩及帽子,防止冷空气从呼吸道进入。
锻炼时间也避开寒冷清晨,最好选择有阳光的午后。另外,老年人还要避免进行短时间大强度运动,运动强度过大会加速血液从心脏向四肢的供应,加大心脏和呼吸系统负担,从而增加发病风险。
二、穿衣有讲究
衣服别太紧,领口太紧会压迫颈部重要血管,影响血压,引起脑供血不足、心动过缓、头晕等不适。鞋子、袜口过紧,易影响静脉血回流到心脏,加重心脏负担。
高血压患者选购保暖衣物应该以较轻的羽绒、棉服为主,不要过于厚重。
出门时要戴好帽子、围巾等,衣服、帽子、口罩等的厚薄与松紧程度适中,有一定透气性。人在户外活动时需氧量比在室内静止状态大,口罩太厚易影响呼吸,造成憋闷感,长期会影响健康。
三、饮食要控制
到了冬季,人食欲大增,喜吃油腻,有的老人喜欢冬季喝酒,懒得出门时屯些咸鱼咸菜好下饭。
这个时候不能任由食欲控制,仍然要坚持少油少盐,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。每天进食新鲜蔬菜400~500克。
多吃具有降压、降脂作用的食物,如芹菜、胡萝卜、番茄、山楂、香菇、洋葱等。减少脂肪摄入,尤其是动物脂肪。戒烟,限制饮酒,禁饮烈酒。
四、缓慢起床
清晨醒来突然起床,会使血压骤升。不要急于起床,应先在床上仰卧,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,伸一下懒腰,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,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,避免引起头晕。然后慢慢坐起,稍活动几次上肢,再下床活动,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。
五、每天保证至少一次监测血压
在冬天,高血压患者应每日保证至少一次监测血压,同时,要按时服药,如血压仍较高,建议及时就诊调整降压药物,使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。
六、远离抑郁
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,还与人的心理状况也有很大关系。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,很多人容易在冬季产生抑郁情绪。心情不畅,心理压力过大及居住环境、生活饮食习惯以及过度劳累等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。
七、定期复诊
冬天不要因为怕冷怕麻烦懒得出门,这个时候更要注意按时复诊,让医生及时了解您的身体情况,做出适当的治疗调整,防止因病情控制不当发生的心血管意外事件。记得出门前做好防寒措施。
冬季影响病情因素多
通过“便捷就医套餐”
让您就医更省心更暖心
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共有 0 条评论
您还没有登录!